资料: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构想的国内、国际背景
9月16日到19日,第11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在广西省南宁市举行。此次博览会以共建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为主题,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曾就此主题 专访了中国东盟问题专家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魏民。魏民表示:2013年9月和10月,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,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 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,这被合称为“一带一路”。
“一带一 路”的提出,其国内背景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需要。这作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周边外交的大手笔,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。“一带一路”既包括传统意义 上的自由贸易协定,也包括次区域合作的大湄公河合作,还有经济走廊、经济开发区、互联互通、人文交流、跨国运输线、互联互通、金融合作等。
近几年来,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,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,货物贸易量在2013年首次成为世界第一。但是我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,尤其是东 部和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。中西部地区占我国土面积的80%,人口接近60%,但进出口却只占全国的14%,吸引外资占全国的17%,对外投资 占22%,GDP也只有1/3左右。如果中西部要实现跨越式发展,则需要加快东部产能向中西部的转移,发挥中西部地区与邻国交流合作的潜力。那么,“一带 一路”将会是很好的桥梁。
其次,“一带一路”的提出也是推进亚洲区域合作的需要。 亚洲目前已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,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,但也面临不少新老问题,比如亚洲的区域一体化水平与欧洲、北美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,特别是 亚洲各自区域间发展不平衡,联系不紧密,交通基础设施或者不联不通,或者联而不通,或者通而不畅,这样的问题都相对比较突出,对深化区域合作构成了不少的 障碍。又比如,全球贸易投资和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化,亚洲国家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,要适应经济变化和保持经济强劲和可持续的增长,避免踏入“中等 收入陷阱”压力前所未有。“一带一路”的建设将有助于推进亚洲内部的区域合作,也有利于加强欧亚大陆之间的合作。
(原标题:习近平两亚之行 充分落实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构想 - 中文国际 - 中国日报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