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帆海上丝路 实现共赢发展
——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
(2015年2月12日 福建泉州)
刘奇葆
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发表主旨演讲。 (中国网记者郑亮 摄)
各位来宾、各位朋友,
女士们、先生们:
很高兴与各位嘉宾相聚美丽的泉州,共同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。首先,我谨向各位参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,向远道而来的各国朋友表示热烈欢迎!
福建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。千百年间,泉州港“吞吐四海云帆,鼓荡八面来风”,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流溢着奇光异彩、展现出 蓬勃生机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·波罗在他的游记中,记载了泉州商旅云集、市声鼎沸的繁盛景象。泉州也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,是沿线各国多元文 化交汇交融之地,镌刻着中华民族和沿线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永恒记忆。今天,我们在这里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,共商复兴海上丝绸之路大计,具 有特别意义。
当今世界,经济全球化、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,各国相互依存、相互联系 更加紧密。顺应这样的时代潮流,2013年秋天,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以亚洲 国家为重点方向,以陆上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为依托,以人文交流为纽带,以共商、共建、共享为原则,建设中国同沿线各国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。“一带一 路”是知古鉴今、面向未来的合作倡议,相融相近、相辅相成,洋溢着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,为沿线各国共谋发展、共同繁荣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机,得到了国际社会 特别是沿线各国的积极回应。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一年多来,我们以“政策沟通、设 施联通、贸易畅通、资金融通、民心相通”为主要内容,加强互联互通建设,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,积极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、设立丝路基金,广泛开展 经贸合作,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,以点带面,从线到片,全方位推进沿线国家双边、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,沿线各国积极对接、共同参与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建 设取得了可喜进展。
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得到中国经济“信心指数”长期向好的强劲支 持。当前,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,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,政府和市场“双引擎”动力强劲,经济结构不断优化,传统产业加快升级,新兴产业加快成长,保持 中高速增长、迈向中高端水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。在新常态下,中国经济的“列车”不仅不会掉挡失速,反而会跑得更加稳健有力,这既为中国发展带来新 机遇,也为世界发展提供新动力。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,2014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.8%,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。世界 银行还预测,未来15年,中国经济仍有巨大增长潜力。中国坚持和平发展、合作共赢,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。建设“一带一路”,为沿线各国分 享中国发展红利创造了条件。
女士们、先生们、朋友们,
今天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从历史中走来的。前不久,我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“丝绸之路”展览,“碧波中的帆影”板块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古代海上丝绸之 路商贸交流盛况,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面对一件件文物展品,我仿佛看到了海上丝绸之路千舸竞发、云帆蔽日的壮阔景象,仿佛听到了解缆起航、惊涛拍舟的历 史回声。
早在2000多年前,中国汉朝就派出船队远航南海和印度洋,打开了中国与 世界各国海上往来的大门,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。从此以后,满载着中国的丝绸、瓷器、茶叶等精美物品和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美好意愿,一路向南、向西,活 跃了沿线各国经济,传播了中华文明,同时也带回了沿线各国的香料、药材、玻璃和思想文化等文明成果。中国元代杰出的民间航海家汪大渊两次从泉州出海,遍访 菲律宾诸岛、文莱、加里曼丹、爪哇及印度洋诸地,归国后写下了他的身历亲见,使当时的中国人得以真实了解各国的山川、土俗、风景和物产。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《一千零一夜》,记载了辛巴达七次远航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,他最后一次航海到达中国,并在中国成家立业,生活了27年。在当时的中国闽南地区,家家户户都 有“鸡公碗”,公鸡、芭蕉和鲜花的图案,寓意着勤劳致富、家庭兴旺。通过海上丝绸之路,“鸡公碗”漂洋过海,成为东南亚国家人民喜爱的日常生活用品,也成 为中国与沿线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。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和沿线各国紧紧联系在一起,创造了人类交流交往、文明互鉴的不朽传奇。
古老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发展的历程,带给我们很多重要启示:
一是辽阔的海洋可以成为连接彼此的纽带。海洋曾经是人类交流的巨大障碍,但是中国人民和沿线各国人民怀着相同的梦想,用勇气、智慧和坚韧,劈波斩浪、筚 路蓝缕,共同打开了友好交往的大门,使遥远浩瀚的大海没有成为各国人民心灵的阻隔,反而成为连接沿线各国人民的友好纽带,实现了跨越无际海洋的握手。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A座12层 邮编:100038
版权所有:中投海联(北京)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010-63909832 oiuc@oiuc.org 京ICP备15052504号